乌鲁木齐10月26日电 题:“死亡之海”中的石油人:在荒凉沙漠书写不平凡人生
作者 耿丹丹 谭辉
一条长达500多公里的公路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贯穿而过。道路两旁,除了野生胡杨之外,人工种植的梭梭和红柳也倔强地生长在沙漠里。记者近日驱车前往位于该沙漠腹地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中油气开发部塔中作业区,探寻石油人、护路人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资料图: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现湖泊,水沙相连风光无限。耿丹丹 摄
塔克拉玛干是中国第一大沙漠,因其复杂地貌、恶劣气候被称为“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塔里木石油会战拉开序幕,塔中作业区开始在“死亡之海”生根、发芽、成长。
这条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每隔4公里,设有一座水井房,水井房里住着“护路人夫妻”,负责沙漠公路的养护工作。据悉,在沙漠公路上,这样的水井房总共有108个。
周观树和妻子已在24号水井房驻守3年。周观树说:“我的工作就是打开水泵抽取地下水,灌溉公路两侧的树木植物。”他每天带上水和干粮,徒步往返8公里,检查滴灌设备的使用情况。
在沙漠公路行驶数小时后,已进入沙漠腹地,醒目的油田钻塔、茂密的植被、连片的建筑渐渐映入眼帘,“塔中作业区”几个大字赫然醒目。
成立初期,塔中作业区是一块不毛之地,黄沙漫天,水靠车拉,食物靠空运。油田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世界油气勘探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地下条件复杂,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和技术难度更高。
但石油工人们凭着一股韧劲,在沙漠腹地成功开采油气资源,最高峰时,塔中油田年产油量达200万吨。如今,塔中共有5个油气田,截至2017年9月底,累计生产原油2586万吨,天然气140亿立方米。
在塔中,最常见的就是风沙,一年当中,这里有约180天都是风沙天气,11级大风很常见。王东风自1999年来到塔中以来,见证了塔中由“黄”变“绿”的过程。“刚来的时候没有树,只有一排板房,出去工作碰到风沙,人都会被埋进沙里。”
2002年,伴随着全长436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启动。在塔中作业区旁,一座植物园也同时开建,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在沙漠中心的植物园。如今,该植物园240多种植物争奇斗艳,绿化面积达4500余亩。“作业区不仅有绿色,还有一些观赏花草,非常漂亮。”王东风说道。
塔中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分布着400多口油气井。油井的不稳定性,加上很多设备使用年限较久,石油工人们每天需要巡检两遍,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
入夜,在塔中作业区的公寓楼前,“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几个字在夜幕下格外醒目,油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句话起初由一位职工抒发思家之情而写,之后经过修改,成为塔里木油田的人生观。
塔中第一联合站副站长张峰说:“这里虽然没有沿海城市的繁华,但可以静下心来做很多事情,在这个荒凉的沙漠中,我们踏实地工作,同样让人生不平凡。”(完)
责编: